塑料杯、塑料餐具、飲料瓶、嬰兒瓶...這些pe塑料瓶制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,或加熱或長期重復使用。眾所周知,這些生活習慣可能有很多安全問題。為了消除隱憂,我們需要了解瓶底的數字密碼。
一般的塑料產品會在產品底部用1-7的數字標注身份,那么這些數字的含義是什么呢?
瓶底數字講究。
據了解,塑料瓶底部的識別系統稱為SPI識別方案,由美國塑料工業協會制定,在三箭頭組成的代表性循環的三角形中間添加數字標志。三角形的回收標志附著在塑料制品上,用數字1到7和英文縮寫來指塑料中使用的樹脂類型。中國在1996年制定了幾乎相同的識別標準。其數字和字母代表的數字如下:
數字1
PET(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)、普通礦泉水瓶、碳酸飲料瓶等。,耐熱至70℃,易變形,溶解有害物質。1號塑料產品使用10個月后,可能會釋放致癌物DEHP,不能放在車里曬太陽;不要裝酒、油等物質。
數字2
HDPE(高密度聚乙烯)是一種常見的白色藥瓶、清潔用品和沐浴用品,不應用作水杯或儲物容器中的其他物品。不徹底清洗,不回收。
數字3
聚氯乙烯(聚氯乙烯)、普通雨衣、建筑材料、塑料薄膜、塑料盒等,可塑性好,價格便宜,使用非常普遍,只能耐熱81℃,高溫容易產生不良物質,很少用于食品包裝,難以清殘留,不回收。
數字4
PE(低密度聚乙烯)常用塑料薄膜、塑料薄膜等,高溫會產生有害物質,食物進入人體后有毒物質,可引起乳腺癌、新生兒先天性缺陷等疾病。
數字5
PP(聚丙烯)、常見豆漿瓶、奶酪瓶、果汁飲料瓶、微波爐飯盒,熔點高達167℃,是可放入微波爐的塑料盒,經仔細清洗后可重復使用。
數字6
PS(聚苯乙烯)、普通碗裝方便面盒、快餐盒,不能放入微波爐中,以免因溫度過高而產生致癌物。
數字7
其他類別,普通水壺、太空杯、奶瓶,使用時不要加熱,不要直接暴露在陽光下。
塑料制品安全使用規則:
日常使用的塑料袋有PVC(3)和PE(4)兩種最常見的材料。
PVC(3號):摸起來又粘又澀,用手抖音小而悶,盡量不要接觸食物。
PE(4號):感覺潤滑有韌性,抖動時聲音酥脆,接觸各種食品安全性高,但不適合高溫加熱,如熱水、微波爐等。
塑料容器
選擇無異味、無黑點的。
購買塑料容器等產品時,聞聞是否有焦味,看看是否有焦黑點。如果是這樣,基本上可以確認它是由回收廢物制成的,特別是與食品或人體接觸的食品包裝,盡量少使用。此外,試著選擇更大的品牌。
礦泉水瓶
可裝油,不裝酒。
許多人用礦泉水瓶作為一種多功能容器來裝酒、油等。塑料瓶安全性高,裝油不太危險,但不能放在過熱的地方。盡量不要把酒放在塑料瓶里,因為酒精會溶解塑料。
顏色
不要選擇顏色鮮艷的。接觸人體和食品的塑料制品,不要追求色彩鮮艷,添加的色素往往會降低塑料制品的安全性。不要買五顏六色的塑料袋,也不要選擇白到發光的塑料袋,以免接觸熒光增白劑。
盡量避免加熱。
包裝,盒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常用,主要有兩種材料。泡沫聚苯乙烯(6):耐熱性差,不能加熱。聚丙烯(5):盒子薄透明,允許微波爐加熱。但普通消費者很難區分這兩種盒子,建議不要微波加熱。